哥斯达黎加下找到我的梦想家园

2020-5-7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

找到我的梦想家园

从我少年时代起,就经常做这样的梦。

热带,大海,蓝色的大海。充沛的阳光,穿过摇曳的树枝,将婆娑的光影打在白色沙滩上。我是风,我穿过院落里的绿树和红花,又钻进敞着门窗的海边小屋。我穿堂而过,放肆地掀开门帘。我拂过懒懒的猫,它依然在打盹。我掀开书页,掠过发梢。我停下来,和她一起看会儿书。我听见雨滴敲打房顶,但太阳依然耀眼。滴答、滴答、滴答......雨水又沿着巨大的芭蕉叶顺流而下,就像日子一样不缓不急。

我很确定,这个梦是一个指引,指引我走向家园。这么多年,我没有根基,像断线的风筝飘来飘去,我希望能找到梦中家园,让身心安放一小会儿————坦白讲,我很知足,也并不奢想一定要得到它。但是这辈子,总要见到它一次。

在圣萨尔瓦多城,没有拿到秘鲁签证。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经停巴拿马城,飞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二是飞往邻国哥斯达黎加,再乘车到巴拿马,然后,从那里去智利。

关于去不去哥斯达黎加,我们发生了一点争执。从4月份出门到现在,已经两个月,才走到中美,我想加快进程。但她的想法是,既然到这里,为什么不去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看看呢?

我们解决争执的办法是抛硬币,结果是:去。

一次偶然,也许是必然。在哥斯达黎加,我仿佛找到了梦中家园。

1

??智圆(右)和弟弟MAU摄/Yang

先从人讲起。

我们在沙发客网站向圣何塞的沙发主们发了一些申请。

很幸运,就在出发前一天,有沙发主同意接待我们,但他要问下父母的意见。我看了下他的资料,刚注册,头像看不太清,没评论,会讲中文,有个中文名字叫“智圆”。

我脑子里立即有了一幅肥头大耳的大和尚的印象。

他怎么会起这个名字呢?

智圆很快回信了,“欢迎你们,中国朋友。”

按照约定,智圆会在机场外等我们——那是一个清瘦儒雅的白人少年,半长发,高鼻深目,穿衬衫西裤,哪里有一点胖大和尚的意思。

在哥斯达黎加万总人口中,有95%为印欧混血,是拉美“最白”的国家。黑人占3%,印第安土著约占0.5%。1%人口为华裔,90%来自广东;年之前,哥国和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年,中哥才建交。

智圆出生于年,在他小时候,家里有个台湾朋友,就给他起了这个中文名字。“从此以后,我对中文以及中国文化也有了兴趣。”

年,他还在哥斯达黎加大学读书,也在孔子学院做兼职,有一拨中文老师当朋友。此前,他还曾在北京交通大学留学一年,所以,中文很不错。

很幸运,可以住进他的家,我们原定在哥斯达黎首都圣何塞待三天,但最后住了一周。原因是,智圆和家人给了我们宾至如归的感觉。

2

智圆一家五口住在圣何塞的圣弗朗西斯科区,自建平房,简洁干净,内部也没什么装修,算是平凡人家。因为哥斯达黎加处于太平洋地震带,居民居住的多是平房,房顶为双层铁皮。户与户之间没有太远间隔,绿树成荫。在一个街区外就有超市,各种日用品和食品充足,附近还有一家中餐馆。还有一个足够大的公园,开放的草地让市民尽情活动。

智圆的父亲MILTON是个Coolguy,每天骑着自己的哈雷摩托上下班。他年轻时在纽约工作过,喜欢90年代的纽约尼克斯队。智圆的妈妈是家庭主妇,温柔能干,把家庭里外收拾的井井有条,抽空还教我们做本地食物。智圆的二弟MAU刚考上哥斯达黎加大学,读政治学。三弟还在上中学,也是学霸。家里还养着两只猫。一家人住在一起,平常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到了周末,老MILTON就把车库腾开,放上电视,调上酒,和朋友孩子们一起看足球赛。孩子们和妈妈很亲,对父亲很崇拜。老MILTON曾骑着哈雷载着太太去墨西哥旅行的事,一直是孩子们口中的传奇事件。

我们在圣何塞的沙发主智圆家里住了6天。在上一篇《一个“幸福”国家的诞生》中,我也写了,他家并不算富裕,工薪阶层。智圆和弟弟还要为大学生活勤工俭学。但是,在他们和朋友们的脸上,我读不到焦虑,大家每天都乐乐呵呵,不急不躁,很会享受生活。

4年后,我回想当年的自己,旅行其实是一种逃避,是对自我的焦虑、对未来的恐惧的一种逃避。

所以,在智圆家里,那种离我已经很远的大家庭的其乐融融的氛围,非常打动我。

隐隐约约,我觉得离我一直想要找的那个地方,近了。

3

智圆的父亲MILTON先生,铺开了地图,在上面标记出好几处“海边的”“好玩的”地方,在哥斯达黎加,这样的地方太多了。

我不会错过海,热带,大海,蓝色的大海。

最后,我选了圣特雷萨(SANTATERESA)。因为之前去过加勒比海边的墨西哥坎昆、图鲁姆,古巴的巴拉德罗。所以,这次想选一个太平洋边的村子,再加上圣特雷萨是世界闻名的冲浪圣地,我也很想再尝试下站立浪头的滋味。

MILTON一家开车送我们到车站,他送我一小面哥斯达黎加国旗,智圆的妈妈给车站人员塞了小费,让他提醒我们准时乘车。告别之际,不免留恋伤心。

圣特雷萨在蓬塔雷纳斯省,位于圣何塞以西约公里,是尼科亚半岛上的沿海村庄。现在颇为欧美人追捧,冠以“新图鲁姆”的称号。

??圣特雷萨的落日摄/Yang

大巴开出圣何塞,就进入了绿色的世界,翻山越岭,两边全是茂密的树林,道路也是双向单车道,弯道很多,车速也不得不放慢。偶尔能经过乡村,仿佛世外桃源,我甚至还看到一个足球场,就建在缓坡之上,孩子们在那里快乐地踢球。时值年世界杯,哥斯达黎加也踢得不错,从小组出线。

??轮渡之上摄/Yang

大巴开到海边码头,车和人全部登上渡轮,两小时航行后,再上车开进公路,全部公里的路程,足足花了6个小时,晚上八点才到达圣特雷萨的KOKUAHOSTEL,匆匆填饱肚子,适应一下例行停电和雷雨,就睡觉了。

那一晚,好像没有做梦。

但我确定,直到第二天起床,我的梦才开始慢慢清晰。

4

在圣特雷萨,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上午睡足懒觉,通常会出去遛弯。

在年之前,圣特雷萨还是一个渔村,村里人依靠农业、捕鱼和养牛为生。外国探险者们发现了这里的白沙滩、世界级的长浪和无数种野生动物。这吸引来了不少冲浪者和嬉皮士,越来越多的创意产业从业者也来到这里。在南边8公里处,还有一派原始风貌的卡布布兰科自然保护区。

??圣特雷萨村子中心

村里一面靠山,一面临海。一条主道路串联着4个海滩,道路两边绿荫如盖。经常看到树上捧着水果的猴子,暂时停止了吞咽,直盯盯地瞪着步行的我们。道路并不好,车子多是吉普或者皮卡,耐操。车上多绑着冲浪板,这是冲浪学校要去上课。路上也不时驶过一辆全地形摩托车,光着上身的老头驾驶员,雄赳赳,气昂昂,后座是拎着菜篮子的老太太,多半是久居于此地的外国人。

海岸线上分布各种档次的酒店、旅馆。村子里多是餐厅、瑜伽馆和冲浪服务中心,但这些店铺,并没有掩盖住村子原始面貌。超市里货品齐全,很多进口食物。我发现,这里的果汁竟然比水还便宜,于是,天天大快朵颐。

逛到中午时分,就回到KOKUA,小院像一座花园,有绿树和红花,还有巨大的芭蕉。这里由三个阿根廷人加一条大狗经营。这三个阿根廷人是邻居,是发小,喜欢冲浪。自从发现了圣特雷萨,就决定留下来,一边经营旅店,一边教人冲浪。在院子里,还有一个巨大的阿根廷式的烧烤炉,周末,大家会开一个烧烤PARTY。厨房边的大树下,吊着几个吊床,午饭后,这里最受欢迎。拿本书,看一会,就进入了半睡半醒的状态。阳光被摇动的树叶遮挡的一明一暗,海风吹拂在身上。好一个午觉。

??KOKUA的小乐园

等四点过后,躲过最烈的太阳,冲浪者们开始蠢蠢欲动。每年的5月到12月,这里有着最好的浪。我们也会冲向沙滩,离旅馆不过10分钟步行时间——很不幸,我的冲浪水平和信心被太平洋又疾又大的海浪冲击的一无所有,虽然屡败屡战,但还是要鼓起勇气,推着冲浪板钻进浪中,在下一个大浪袭来之前,划、撑、跳、站……然后,摔倒。偶尔站立板头,哪怕只有几秒钟,也兴奋不已。

更多时候,我会在海滩边,和比基尼少女、村子里的大狗、流动贩卖蛋糕的嬉皮士们,一起瞠目结舌地欣赏冲浪表演。

??太平洋边摄/Yang

全世界的顶尖高手,追逐着一道道好浪。他们像驯龙高手,让充满野性的巨龙服服帖帖,在龙脊之上,他们玩尽花样,也收获岸边的掌声和欢呼声。

??冲浪者们摄/Yang

天即将暗下来时,照例会下一场暴雨,将一天的热气驱散。

人们会在暴雨前赶回旅馆,我们一起在厨房开火做饭。然后,大家围坐在电视前,一边噼噼啪啪地驱打着蚊虫,一边看《权利的游戏》。剧中角色残忍地挖掉敌手的眼睛,观众们呲牙咧嘴,仿佛感同身受。阿根廷老板却问,要不要再看一次?年轻的小伙们一起起哄。然后,回放,重播,大家又是一阵惊叫。

暴雨骤停,屋顶和芭蕉叶上,流水滴答,滴答,滴答……

一刹那,我意识到,这里就是我的梦中之地。

我走过红海边的达哈卜、印度洋边的石头城、爱琴海的圣托里尼、大西洋边的里约......我喜欢它们。但只有这里,这一次,才让我有“找到了”的感觉。不只是大自然,还有友善的人、良好的治安和正常的国家制度。更妙的是这里的人,离群而不索居,共同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家园。

尾声

最后一天,我去尝试了一下CanopyTours——树冠之旅。类似于丛林飞跃,但这里更为刺激,十几道滑索从山顶铺下来,距离长,高度高,身下数米才是树冠,这也是CanopyTours名字的由来。说来奇怪,一向恐高的我,竟然莫名兴奋,没有丝毫畏惧,只是往前一跃,身体已在空中高速滑行,身下的绿色如波浪翻腾,一直向山脚下蓝色的太平洋冲去。视觉和神经的双重刺激,让我不断啸叫、狂笑,精神也仿佛脱离自我,我人生中第一次进入到“飞”的境界。

??树冠之旅

教练见我兴奋,带着我做了一次“人猿泰山”,我倒吊在他身体之下,像战机下的导弹。我飞起来,我像风,我穿过绿色的树冠,穿过空气,穿进海边的小屋,我看到了大海,蓝色的大海。

??飞过树冠冲向大海吧摄/Yang

旅程继续...

下一站:巴拿马城和巴拿马运河

拉丁吾步系列

哥斯达黎加(上):一个“幸福”国家的诞生

圣萨尔瓦多:诈弹惊魂

危地马拉1:六月危城

危地马拉2:拉丁美洲亲吻指南

危地马拉3:爬了一座活火山

危地马拉4:大唐之后的玛雅人

墨西哥1:死亡亲嘴和辣椒

墨西哥2:野生TACO在街头

墨西哥3:康有为川普和我

墨西哥4:广场和广场舞

哈瓦那女士1:邻座女士和骑士

哈瓦那女士2:在武术馆遇见黛拉拉伊

哈瓦那女士3:和伊丽莎白跳萨萨

        壮游者Yang

不,我是不会叫你爸爸的,施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58led.net/xzwh/105618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