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术之一BBC解剖了一具200斤
2018-10-22 来源:不详 浏览次数:次网络图片
能通过吸脂手术减肥吗?几乎每一个有意向做吸脂手术的求美者都会在咨询中提出这个问题。
作者:王世虎
编辑:汪 少
梁嘉良
本文部分配图及视频视觉上较为震撼,请不要在用餐时阅读。
最近的朋友圈被BBC的一部纪录片刷屏了,这部名为《解剖肥胖》的纪录片记录了对一具体重超过斤肥胖女尸的解剖,用直接碾压世人承受能力的方式告诉普罗大众肥胖的危害。
死者身高1米67,但体重却有斤
关于肥胖,基本只有两种论调,一种是“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何谈控制人生”,另一种则是“我胖故我在,胖胖才可爱。”无论人们是上述哪种心态,可能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或者很难理解病理学层面上,超重或肥胖意味着什么。
纪录片中,两位解剖病理学专家Micheal和Carla完成了全球唯一的肥胖验尸,死者身高1米67,但体重却有斤,死于心脏病,临死前她自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希望给所有肥胖者敲响警钟。
死者全身裹满了厚厚的脂肪
Carla在片中描述:“仅划开肚子就花了很大力气,当划开后有黄色的流状物质流出,就像加热滋开的黄油”。
皮下脂肪层
被划开的腹部,一层厚厚的脂肪让人触目惊心。
这不是道具,这是真实的尸体,一具肥胖的尸体
当解剖专家拿出了死者的器官,我们才发现原来更可怕的是肥胖对人体器官的影响!
1、心脏
正常人的心脏是强有力的肌肉组织,拿出来应该具有固定形状,而死者的心脏拿出来却是软绵绵的一滩。
因为过度肥胖,死者的心脏承受了极大的负荷,心脏重量是正常人的两倍。
2、肺部
解剖到死者的肺部时,有液体流出,并且肺部体积异常庞大,这是典型的肺积水现象。
3、肝脏
厚厚的脂肪堆积在死者的肝脏,并且已经发生病变。
4、肾脏
脂肪过多将大大增加肾脏负担,患上糖尿病以及尿毒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死者肾脏外的脂肪是普通人的三倍,并且已经出现病变。
视频长达54分33秒,请安排好自己的浏览时间,虽然视觉冲击力极强,但非常值得一看。
再来看看纪录片中受访者的态度。
肥胖往往会让人错过甚多
如果你看完了视频,不知道你有何感想,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组更刺激更残酷的数据。
中国肥胖人口数量惊人(网络图片)
“欧洲心脏病学会的约普·珀克表示:‘中国即将出现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显著增长的情形,西方生活方式的流行将会牺牲更多生命。’中国人口中有四分之三心血管状况不佳,近10年来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更是翻了一番多。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中国人未来会更加肥胖,到年,在年龄从5岁到17.9岁的人群当中,中国超重者数量会达到万,超过西班牙的人口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引用自《济南日报》
下面这个公式是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只需要算出体重指数BMI,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肥胖?属于哪个程度的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的平方(米)
网络图片
自测完了以后,我们再来看看对于肥胖者来说,体重指数仅仅下降5%后,其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
网络图片
肥胖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解决呢?
首先,肥胖者需要保持每天健康饮食且运动健身的习惯,健身减肥尤其是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体内肝脏器官的脂肪含量,防止各种重大内脏器官疾病的发生。通过运动辛辛苦苦流汗、补水,有利于维持我们自身的新陈代谢,我们身体每天产生的各种废物,身体能量的部分消耗等,都需要通过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而饮水量达不到正常水平,则直接影响身体这些功能的运转,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更别说减肥了!
如果对体形有更高要求的求美者,除了通过健康饮食、健身运动控制体重、体形之外,还可以通过自体脂肪移植手术来对自己的体形轮廓进行精雕。
那么,问题来了,能直接通过吸脂手术减肥吗?几乎每一个有意向做吸脂手术的求美者都会在咨询中提出这个问题。先放结论——病态肥胖者是不适合做吸脂的!
虽然目前没有客观的标准,究竟多胖不适合抽脂,但是过胖的人不建议抽脂也是整形外科界的常识,我个人认为体脂比大于30%的就不太适合做吸脂了。
最重要的是指望通过吸脂减轻体重或者减少全身脂肪根本就是不切实际。虽然没有确切标准,但是单次抽脂不可过量已经是整形医生的共识。现在单次吸脂量一般控制在毫升内,体重较重者酌情放宽到毫升,而毫升则已是安全的极限。医学是科学,不是上帝施展魔法、可以想怎样就怎样,过度吸脂有严重的风险和并发症,比如人体内电解质、蛋白质的丢失与紊乱等并发症,严重可能导致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而且抽脂的目的是塑性而不是减轻体重,即使单次抽脂按安全上限毫升算,重量大概也只有3公斤多,对整体体质影响不大。而且对于全身肥胖的人来说,除了皮下脂肪以外,还会有大量的内脏脂肪,吸脂手术根本无法消灭这部分对人体健康来说危害更大的脂肪。
作为整形医生,我个人一般是不赞同通过吸脂来减肥的,因为肥胖不像眯眯眼、塌鼻子、太平胸一样个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肥胖是可以通过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改变的。肥胖归根到底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抽脂减肥对肥胖来说只是治标,而不治本。虽然,成年人身体的脂肪细胞是一定的,抽脂时会抽取受区60%左右的脂肪而不容易反弹,但是不改变你的生活习惯,只要你吃的足够多,虽然你身体内的脂肪细胞减少了,但是剩余的脂肪细胞还可能个个变得更大。
在临床上,把胖子抽脂抽成瘦子,这是要把一个大号苹果抽成香蕉,其结果往往是医生累,患者满意度也低。就我个人来说,我更愿意把抽脂术当做体型精雕的一种手段,我最喜欢的抽脂候选人是平时自己也运动但是总是有一些顽固脂肪(如小肚腩)减不掉的人,给这种患者做手术,医患满意度一般都高。结合自体脂肪移植以及其它轮廓整形的手段,经常健身的人很容易塑造出迷人的身材,所以你看到的网上的魔鬼身材也未必就全是通过健身得来的。
肥胖终究不是好事情,更别说会引发并加速各种疾病发生的过度肥胖,还是多运动、健康饮食减减肥有益自身。对于体重指数在30以下的求美者,可以通过吸脂、运动、健康饮食来减掉脂肪塑身;体重指数超过30的求美者,抱歉了,这不是我这个整形外科医生的范畴了。
目前吸脂术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体态塑形手术,但它毕竟是手术,是手术就存在风险和并发症,更何况抽脂还是大手术,其并发症并不容忽视。吸脂术的并发症,轻者如血肿、血清肿、抽吸部位不平整等,只是肉体和心理痛苦而已,严重的如麻醉意外、腹壁穿孔、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是可以危及生命的。这种严重的风险尽管发生率极低,但是确实存在。
吸脂的风险和防治方法感染
任何手术都存在感染的可能,不过感染在吸脂术中并不多见。医院的无菌条件、医生的操作、患者的身体状况、术后恢复条件等是否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诸多因素。
出血
任何手术都会出血。过去的干性吸脂术出血相对较大,目前这一技术已被淘汰,现在普遍应用的湿性膨胀吸脂术出血较少。术前了解受术者出凝血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医生的操作及膨胀剂的配制等诸多因素也非常重要。如出血量偏大,则应相应导以输液、输血等处理。超声吸脂术术中出血及术后瘀血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的肿胀法脂肪抽吸术,尤其在皮下纤维隔较多的部位及大量吸脂时。
麻醉意外和心脑血管系统意外
麻醉意外和心脑血管系统意外也是任何手术都存在的风险。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等引起的意外情况(罕见)或由于手术刺激引起的问题,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整形外科手术中的致命风险基本上都是麻醉意外和心脑血管系统意外引起的,单纯手术基本不会出现致命风险。主要预防措施为术前严格掌握适应症,准确了解全身情况,除外各种隐患如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等,术中要有良好的抢救条件。做吸脂手术之前你应该详细问问如果万一出现意外,医院有哪些措施应对。
血肿及血清肿
应用肿胀技术,一般损伤大血管的可能性较小。血清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发生在腹部,尤其是大量吸脂时,而超声吸脂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高于传统肿胀法脂肪抽吸术。有统计数据报道称,传统肿胀法脂肪抽吸术血清肿发生率为0.8%,而超声吸脂术的血清肿发生率为20%。术中应控制超声的使用时间及强度,应用较细的抽吸管以及术后不要过早解除弹力加压包扎,以避免血清肿的发生;治疗采用多次抽吸或放置引流管,局部应用海绵垫弹力加压。
皮肤坏死
原因主要为抽吸平面过于浅表,皮下血管过度受损。应用超声时,要注意超声的热灼伤和对血管的损伤。
皮肤凹凸不平
主要与抽吸不均、层次深浅不一致及局部皮肤松弛程度等有关。术中应掌握好抽吸层次与抽吸量,皮肤松弛者应结合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可通过按摩、加压包扎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脂肪抽吸术后6个月可对凸起的局部再次吸脂或切除多余的皮肤,过度抽吸引起的凹陷可采用脂肪移植充填。超声吸脂可使脂肪的浅层抽吸均一,能明显减轻术后凹凸不平的现象。
网络图片
感觉迟钝
脂肪抽吸术后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在超声吸脂术及传统肿胀法脂肪抽吸术中均可发生,一般术后1-3月会逐渐恢复。
体液失衡
随着肿胀技术的发展,脂肪抽吸术中体液平衡问题也由如何防止血容量减少发展为如何防止体液过多。肿胀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术中的出血量,同时在体液丢失的同时也进行了体液补充。避免体液失衡,医生要做脂肪抽吸中补充合适量的体液。
利多卡因中毒
35mg/kg是公认的利多卡因安全剂量。为防止脂肪抽吸术中出现利多卡因中毒,应严格遵守肿胀液中利多卡因安全用量——35mg/kg,脂肪抽吸术中尽量采用局部麻醉,以防止全身麻醉中利多卡因中毒症状被掩盖,若采用全身麻醉配合,应减少局部利多卡因用量。治疗包括过度换气、保护气道、呼吸支持、苯二氮革类镇静药。超声吸脂术中肿胀液里利多卡因的用量基本上与传统肿胀法脂肪抽吸术一致,但应注意行多部位大量吸脂时,各部位应分开进行吸脂嘲。
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包括疼痛、小腿背侧紧压感,很少能触摸到条索状物,可通过Doppler超声检查等确诊。肺栓塞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精神状态不稳定,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肺哆音,可作胸片、通气一灌注扫描来确诊。危险因素有:高龄(40岁)、口服避孕药、肥胖、长时问麻醉及同时施行开放性外科手术。预防的方法有早期活动及抬高下肢(超过心脏),应用肺的正压通气装置及低剂量皮下肝素应用(对于高危者尤其是肥胖者)。治疗应尽早使用抗凝药物,包括静脉使用肝素。
腹壁穿孔
由于脂肪抽吸术是在盲视下操作,因此有吸管误入其他组织的危险性。腹壁穿孔多发生于既往有其他腹部整形手术史或腹壁疝患者。预防方法:一般来说,直径粗的吸管较直径细的吸管安全,慢速抽吸较快速抽吸安全;超声吸脂术中尚未见内脏穿孔的文献报道,理论上由于超声吸脂术中无需大力抽吸,因此发生内脏穿孔的危险性较低。
面部吸脂需要注意什么?这里重点说说面部吸脂。具体到面部吸脂手术,其原理上和其它部位吸脂没什么不同,但是更加复杂,手术难度高。这是因为面部的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丰富,因此需要手术医生要具备丰富的颌面解剖知识、掌握面神经的走行和操作的层次,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腹部抽脂,由于血管神经分布较少,所以手术难度较低)。
在做面部吸脂时,外科医生应精确、均匀、轻柔地进行脂肪抽吸,避免出现凹凸不平,同时可以采用如肿胀麻醉技术、注射器吸脂技术等技术辅助吸脂,减少对神经血管地损伤,同时也可促进皮肤的回缩,尤其对于皮肤松垂的情况,效果更明显。总之,面部吸脂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
面部吸脂会有什么影响?除了常规的手术并发症以外,支配面部表情肌的面神经支一旦受损,会造成面瘫,并且很难恢复。再者,虽然面部的皮下脂肪有堆积,但绝不像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那样肥厚,所以面部皮下脂肪的抽吸一定要适度,过度抽吸不仅损伤重要血管神经,还会导致皮肤坏死、凹凸不平,有时就算静态下看着比较平整,动态时由于皮肤与基底肌肉筋膜粘连,仍会出现凹凸不平。
吸脂的风险和并发症几率到底有多高?吸脂手术的并发症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故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从不到0.1%到9.3%,死亡率为0.-0.02%,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于年统计了全美个吸脂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66%”,其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为0.37%,重大并发症的发生0.29%,其中死亡5例(0.02%),手术风险的增加与液体过量、超量脂肪吸出及手术操作不当、本身健康不良有关。Teimourlan调查了美目皮肤医师协会自年8月-年10月共例吸脂手术,严重并发症为0.68%。
国内对吸脂术的并发症报道极少,几乎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的报道,而且国内对吸脂术也缺乏严格的管理,难以作出客观的统计。此外,吸脂也被整形科视为“体力活”而不是“技术活”,在这种思想下,暴力抽脂的做法相当普遍,且大量抽脂手术由于时间长(3-4小时),费用相对低,因此很多有经验的医生都不愿意做这个手术,所以在选择医生时需要认真做功课,选择一位真正经验丰富的医生,费用不应该是你优先考虑的。
吸脂手术对医生体能考验度高
恢复期腰腹抽脂和大腿抽脂,一般10天左右拆线,术后一周只能做轻微的活动,4-8周可以逐渐加体育运动,同时医用弹力加压服需固定3个月。也就是说,做抽脂手术术后首1-2周你的活动可能比较受限,需要3个月你才能恢复正常生活。这些都是做手术前需要考虑的。
吸脂手术的适应症选择手术禁忌症包括:重大疾病(如慢性阻塞胜肺部疾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控制不良等)、严重肥胖、严重全身性疾病。对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30%、轻度糖尿病及皮肤松垂者,手术应慎用。此外,患者应有一种合理的期望值,并通过改爱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和锻炼来巩固手术效果。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本文下方留言,提出您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尽快回复您。了解更多整容科普,您还可以 WSHPlastic